Blogtrottr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為三國人物注入人性化的靈魂 專訪《火鳳燎原》漫畫家陳某
May 14th 2013, 11:58

  從廣告設計轉戰漫畫的香港漫畫家陳某,創作出三國題材漫畫《不是人》與《火鳳燎原》顛覆掉傳統大家對三國人物的印象,讓人見識到這些名留青史的英雄豪傑背後有更多值得思考與探究之處,其作品不僅在台灣、香港等地受到漫迷的支持與討論,更打進競爭激烈的日本漫畫市場。
  陳某筆下的《火鳳燎原》從主角司馬懿與燎原火出發,結合史實與他的創作,帶領讀者感受三國人物鬥智較勁與對人生的觀察思考。《火鳳燎原》至今持續連載中、受到眾多讀者歡迎,單行本已經達 48 集,發行到香港、台灣、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地,不僅衍生出外傳小說、公仔,近來更改編成為遊戲作品。陳某不僅熱愛繪製漫畫,本身更是電玩迷,本次巴哈姆特 GNN 特地遠赴香港東立出版社,帶大家深入認識陳某與其對筆下作品的想法。
  • 前進香港東立出版社、會議室牆上有滿滿的作品

  • 望出去就是海景

從廣告設計轉戰漫畫

  陳某很小就發現自己喜歡畫畫,小時候就覺得自己有畫畫的天份,那時畫的主要是機器人,到中學才開始轉畫人物。他靦腆地說,中學的時候如果會畫人像是很受女孩子歡迎的,這是一般畫漫畫的人會經歷的故事。

  在學校時陳某的課本很受歡迎,因為他每天都會在課本上面畫東西,每本都畫了很多東西,「整個課本花花的」;當年級往上升的時候,不少學弟學妹都會想要他的課本,不過「那時候比較笨(笑)」,還是把課本送給了學弟。他笑說,其實當時自己人物畫得爛得不得了,幾乎沒有技術可言,後來一直不斷地畫才逐漸進步。

  • 漫畫家陳某接受巴哈姆特 GNN 專訪,原本想要拍老師在香港東立工作地方的樣子,但老師謙虛地說太亂了,不好意思曝光

  唸設計的陳某大學畢業後不久就去香港廣告公司工作,負責創意與美術指導。他說,雖然自己很享受創意發想的過程,但看到別人所描繪的這個創意發想的作品時,有時心中難免會想說「為什麼不是我畫?」自己想到這個就覺得興趣很大,加上廣告業每年有一段空閒的時間,他想說不如利用這一、兩個禮拜的空檔自己畫一些東西,而那時剛好遇上東立漫畫比賽,他坐在辦公室想著「不如就畫一篇漫畫去投稿參加比賽看看吧?」沒想到一投就成功了。他的首部作品《不是人》一舉拿下「第六屆東立漫畫新人獎」少年組第一名,當下他覺得不如趁年輕闖一闖,結果這一闖就變成了漫畫家。

  相較於做廣告,做漫畫對陳某來說可說是輕鬆得太多了。他覺得做廣告實在太恐怖了,「那個工作時間長得不得了、幾乎都很少放假」,後來他成為漫畫家、感覺坐在家裡畫漫畫是很舒服的一件事,但也造成「大危機」;他笑說,只要在家裡他就會想要一直拿遊戲出來玩,會耽誤畫漫畫,後來就乾脆跟香港東立請求說,給他在東立辦公室有個空間可以讓他工作,那時「不敢在家裡畫了」。

  • 香港東立辦公室內樹立著火鳳燎原四格漫畫

  陳某是個超級電動迷,從八零年代開始、擁有 Atari 的主機後,幾乎每個電視遊樂器他都買。陳某笑說,他喜歡玩足球遊戲、射擊遊戲,像《決勝時刻》系列他就玩了很久,而最近主要玩的是《國際足盟大賽(FIFA)》與《戰地風雲》系列遊戲。陳某在家時,也會用電視遊樂器上網與玩家一起連線對戰,但他笑說「自己技術很爛」,所以他不會讓別人知道現在一起組隊連線的是陳某。

  • 會議室門口也掛著火鳳四格漫畫

打造陳某式畫風

  陳某以《不是人》出道後,創作了結合了武俠與神怪元素的《充神榜》,之後於 2001 年開始推出《火鳳燎原》。綜觀來說,陳某的作畫風格與傳統看到的香港漫畫並不相同,人物相當細緻、且偏向日式風格。他說,當初在學設計時學校進行的是藝術訓練,在學校港漫風是不能拿出來用的,因為學校無法接受這樣的風格表現。

  他個人開始畫三國時,也覺得如果用港漫方法去畫就表現不出他想要的味道,例如「畫的時候、那主角突然會飛起來就很奇怪(笑)。」他說,其實自己剛開始畫漫畫比較偏向寫實風格,然後就一路畫下來,如今比較偏向商業畫風。

  雖然他創立了陳某式畫風,但陳某謙虛地說,自己還在慢慢的努力進步中。他發現自己還有很深的潛力可以挖下去,他會想一直發掘自己的潛力,「這種感覺就像是頓悟」,每畫一回、當發現自己問題出在哪裡,然後下一回就慢慢再繼續改造自己。

  在陳某在作品中,還有一種特別的表現手法,就是有時會出現整版的黑頁,上面只以白字來標示幾個短句,描述當下故事的中心或陳某的想法。他認為,在一個全黑的環境裡面,一個很小很短的字,可以令人很集中。尤其讀者在看漫畫時,突然間從花花的畫面到全黑,把讀者眼光集中在那一點,讓「大家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這個句子寫的一定都很有互動性,他不會把短句內容寫得很白,主要是就試希望引發讀者思考的感覺,運用這樣的手法他覺得很有趣。

  • 特別的表現手法

關於創作漫畫

  陳某現在平常週一到週五是繪製《火鳳燎原》漫畫的時間,每天他會到香港東立出版社來創作漫畫,直到晚上下班後回家、等小朋友睡覺後,再繼續用 Mac 電腦繼續工作幾個小時後,再放鬆一下打電動、看影集等。至於週六則是拿來創作劇情,還有製作漫畫以外的插畫等相關工作,週日則是個人休息的時間。

  陳某笑說,自己比起一般的漫畫家工作時間比較短,由於兒子很早就會踢他下床、要陳某陪著他玩,所以現在自己比較早起也就較早睡。而由於自己時間控制的好,對於進度也沒有擔心過。

  在創作《火鳳燎原》時,為了讓自己儘快進入狀況,陳某會喝一點酒,因為他自己的習慣是「太有精神對創作不好」,要有點想睡的時候才會很好創作。而他也會邊聽音樂邊創作,一開始是以重金屬音樂為主,現在「年紀大了接受各式各樣的音樂」,包括廣東的、華語的流行音樂都聽,有時候寂寞的時候還會把以前的唱片拿出來聽一聽。
  • 火鳳燎原第一集

  • 內有老師當年簽名的火鳳燎原第一集

  談到能夠想出《火鳳燎原》如此多樣化智謀較勁的劇情,陳某說,以前在廣告公司、客戶有要求,就十幾人大家拋出意見來、看這樣的要求要用什麼方式去做,「我就想像我們都是軍師」,然後討論這場戰役要怎麼打、每個人都有觀點想要說,「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有時候是你中、有時候是我中」,每一次都不一樣,從以前就是這樣感覺,每個人都有靈感、但不一定每次都會成功,應該軍事會議上也是如此,所以就要想像這個角色想要說什麼。

  • 陳某老師繪製火鳳燎原人物

  陳某說,有時候想寫某一回的時候,剛好想到某首詩可以作為這回的開題,那「這集就用這首詩的感覺去做吧」,因為用詩寫出來會很有氣勢的感覺。他以前一直在看相關些書,他認為詩是古代人的智慧,古人用幾個字就可以表達那樣的意境,讓人馬上明白,但可能一般人要形容同樣的意境要講很久,所以有適當的時機他就會想要這樣運用。

  當被問到創作時遇到瓶頸怎麼辦,陳某說,由於公司(東立)都放手讓他創作,所以真的想不到靈感時,「就可以亂來(笑)」。他坦承,自己點子都記在腦海中,並沒有寫下來,所以偶爾會出現自己昨天還想好這劇情要怎麼做,結果後來卻忘了,這時候就很痛苦、得想辦法補上,不過「幸好這種狀況很少發生」。

  • 東立讓老師擁有完全的創作自由

  • 香港東立書架上一整排陳某老師的作品

談出道作品《不是人》

  陳某首部作品就是以另一種角度描寫三國著名人物的《不是人》作品,這部作品不僅贏得東立漫畫新人獎少年組第一名,同時也獲得台灣新聞局的金鼎圖書出版獎。回想起創造《不是人》的過程,陳某非常開心,因為這是他自己長久以來想要畫的漫畫,當時一手包辦整個創作過程「一點也不覺得累」。相較於現在把漫畫變成工作,當成一種習慣來做,有時候反而會覺得累。
  • 出道作品《不是人》

  陳某表示,其實創作《不是人》的想法他已經醞釀已經很久了,那時候一般人對於三國還是很傳統的想法,例如把劉關張神聖化的感覺,而他的想法則是想要將三國人物以人性化來處理,結果這種作法竟受到歡迎。他覺得三國迷心中其實都有一個結在其中,《不是人》把這個結解開了;雖然《不是人》還是有受到老一輩的非議,但像他當時那個年紀的人都跟他表達很喜歡,他覺得三國人物一到人的地步、很多缺點就會出現,這才是比較真實的,而他就是想要用這樣方式來表達。

  他笑說,在創作《不是人》時,有時會出現一開始想好劇情畫下去、但畫到後來就覺得不需要這段劇情了,乾脆隨著自己當時想法一路畫下去。尤其是《不是人》中描述「魏延」的《最後的棟樑》這一篇,原本陳某規劃的是 5、60 頁的劇情,沒想到隨心所欲地畫下去、一畫就變成了 180 頁。但幸運的是東立給他完全創作自由,不用事前看他要畫什麼東西,就讓他自己發揮,到現在畫《火鳳燎原》還是一樣,要畫什麼、東立都不需要事前知道,這是「絕對創作自由,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到交稿的時候他們(編輯)才會知道作品內容,而東立也完全沒有意見與要求,「這對創作人來說,是一種自由的不得了的幸福」。

  陳某在創作時,事前不用像日本漫畫家要先提供分鏡稿給東立編輯,「就當我在畫同人誌吧,想畫多少就多少、想亂來都可以(笑)」。由於編輯有時候到陳某畫好才知道這回的內容,所以編輯有時候就會說「只要知道下一回的名字就好」。有時候陳某會在該回最後給提示下一回是什麼(原來也是順便給編輯提示),但有時候「乾脆什麼都不理了,就直接殺殺殺!哈哈!」

  談到當年推出《火鳳燎原》這套作品,陳某說,當要「畫漫畫都要問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他是三國迷,當年看的三國著作內容相當多,加上當初畫《不是人》的時候,就覺得裡面有很多東西都還沒說出來,因此很想要透過《火鳳燎原》這套作品說出來。而每一個人對三國都有他的看法,陳某很想透過《火鳳燎原》中說出自己對三國的想法,因此當時就決定下一套就是三國題材了。
  他在創作《火鳳燎原》時,會把自己投入那個時代與那個人物中,他會想像如果他是那一個角色、他會做什麼,透過與自己互動的過程,就會勾勒出漫畫的劇情發展,因此他在創作《火鳳燎原》時較少有撞牆期,偶爾有一回花了兩天才想到劇情,不過「這大概三年多才會遇到一次」。
  他在創作《火鳳燎原》時想做些「奇怪的東西」,因此就做了殘兵、刺客,那時候設計殘兵時就想說「不如商業一點」、因此決定讓殘兵的造型怪一些。如今故事進行到後期已經不需要了,因此殘兵在《火鳳燎原》已經進入歷史,目前就是正常的三國故事,但殘兵還是很受到歡迎。至於他覺得《火鳳燎原》這套作品相較於其他三國漫畫打鬥場面是比較少一些。
  • 接受巴哈姆特GNN採訪的陳某老師,暢談對火鳳燎原的想法

  對於他在《火鳳燎原》中詮釋的三國人物包括呂布、張飛等與傳統不同,陳某表示,他自己有一個觀念,人物要強大,不可能只有武功好就可以,每個人在三國那個時代要成功,要有很強的智力、理解力與遊說能力,想像當今每個地方政客一樣,要有能力帶動人們去做到他們所要的要求,所以他覺得那個時代可以寫進史書的都不會是笨的人。

  陳某很清楚正史。他舉例,有時候傳統會把呂布形容成有勇無謀,但其實像呂布當初被丁原任為主簿、主簿是做文書的,絕對不會找笨的或是有勇無謀的人來擔任這個職務,只要認真看史書就會知道這件事。他從《三國志》遊戲第一代就開始玩,對於這些三國人物有很多興趣,那時就拼命看書,心中也常想如果自己是這個人,在那個當下會怎麼做,甚至會覺得書上寫的有點荒誕。對此,他一直有個觀念,就是唯有勝利者才能夠寫歷史,因此中國歷史中很多都是虛假,例如「末代的皇帝都會被寫得很差就是這個道理」,至今也是如此。雖然他並沒有想要為三國人物平反的意圖、且這也是不可能的事,但他還是想要抒發個人對三國角色的觀念。

  在《火鳳燎原》中雖然有司馬懿與燎原火(趙雲)當主角,但陳某不像以往一般作品會以某個陣營為主線來鋪陳漫畫,而是平均地描繪各個勢力的發展與鬥爭。陳某說,他覺得好看的東西就在於一群真正的男人在決鬥,這很令人感動,也許這樣的方式會讓《火鳳》看起來變得沒有主角。不過,最終還是會選擇描述到司馬懿的故事,因為一般看《三國演義》最後還是死的死,那「為什麼不寫最後的勝利者,這樣也感覺比較高興」。
  • 主角之一燎原火

談《火鳳燎原》知名角色

  對於主角之一司馬懿,陳某說,他一直很喜歡司馬懿,因為司馬懿是個真正的政客,都躲在後面、等時機成熟才出來,而且該忍的時候就忍下去,司馬懿是冷靜地去看歷史,知道該怎麼樣做。其實現代有的人物也是這樣,像是有的美國總統背後都很清楚整個情勢的發展,然後一直在演戲,可以說是很好的演員,演繹一個統領國家的角色,所以他每次看美國總統大選演說,就感覺「真是不得了」。

  對於司馬家被滅、司馬懿難得情感外露,陳某表示,這一段是他改了歷史,為了要加劇情在裡面,因此把他自己的演繹在其中。他希望讓劇情更有趣,描述司馬懿「被人滅家卻還在人家手下工作」,這種感覺很有趣,也突出司馬懿的冷靜,因為司馬懿知道如果在外面反是沒有機會的,只有在敵人內部才有機會,從中帶出了司馬懿的性格。

  • 向來冷靜的司馬懿在司馬家被滅時難得流露情感

  另一個主角殘兵首領燎原火原本剛出場的時候,是個熱血、一般漫畫裡的角色,但陳某慢慢將其帶入陰沈的感覺,這是一種成長的轉變。陳某說,他一直鋪陳燎原火就是趙雲這個角色,因為趙雲在劉備的陣營中身分很奇怪,他戰功彪炳、但相較於其他人似乎未受到重要,卻一直留在劉備身邊,因此他想像出燎原火這樣的角色。在漫畫中,「這種沒辦法獲得信任的感覺是非常奇妙的」,而劉備對燎原火真正的信任會從陳某正在畫的長板坡開始。

  談到司馬懿與燎原火原本兩人私交甚篤,在殘兵成員之一小孟死後、似乎出現了影響。陳某說,如今兩人是真的決裂了,但是燎原火還是有個觀念,幫劉備的目的就是劉備越強、司馬懿就有機會越強,燎原火相信司馬懿的能力,也算是償還司馬懿的恩。但其實,司馬懿對燎原火可以說「一點恩都沒有」,燎原火當初為了司馬懿做這麼多危險的工作,燎原火的表現可算是一種另類的忠誠,但燎原火現在真的是反了,開始呼應第一集開始的劇情。燎原火因為殘兵集團中小孟那些角色的關係,對司馬懿有恨在裡面,「那種恨是他不會說出來,而壓抑在心裡面」,隨著漫畫持續進行,陳某計畫將其逐步帶出來。但對司馬懿而言,現在心情「只是一個很好的好朋友離開而已」,因為司馬懿太冷靜了。

[embedded content]

  關於三國名將之一呂布,陳某在《火鳳燎原》中的作者話語中曾經提到,他在畫《不是人》與《火鳳燎原》時,為了呂布之死總共落淚了兩次。陳某說,他自己是喜歡呂布這個人物的,因為呂布不是虛偽的人。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人都做了呂布做的事,但只是用了手段來包裝;陳某很喜歡呂布的性格,因為呂布很誠實,不喜歡這個工作就跑去另一個地方工作,而不是像一般中國傳統的虛偽。
  • 陳某老師欣賞呂布不虛偽的性格

  陳某回想到在畫呂布遭到縊殺那一回時,他說「自己是相當興奮的」,因為這一回他已經想了很久要如何表現、來呈現呂布的結局。呂布在戰場上殺這麼多人在所不惜,為什麼最後會在這個時刻用這麼卑微的態度求饒,因為「有慾望的人越想活下去」,這種求饒的勇氣、就像當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一般,因為呂布知道只要過了這一關,他就可以繼續走下去,這是相當有趣的。陳某在畫的時候,描繪到其實周遭的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看到呂布這個當年叱吒風雲的人在那裡卑微地求饒,大家不出聲只希望這詭異的場面快點解決,而這樣的表現手法刺痛了很多人的心,「我會繼續把這種人性加入火鳳當中。」

  對於張飛這個人物的詮釋手法不同於傳統,陳某說,只要了解歷史、就會知道他是個富家公子、很會畫畫,如果他真的如傳說很笨的話,以劉備這麼聰明的人,為什麼會願意把大權交給張飛,必定是張飛有過人的地方。其實,寫在史書中張飛就是個厲害的角色。

  • 老師筆下的張飛

  當被問到《火鳳燎原》中,女性角色相對較少出現一事,陳某說,他並沒有考慮要刻意增加女性角色,就是有需要才出來,他個人觀點不喜歡女生突然穿泳衣跑出來,他「接受不了(笑)」。何況,那個時代女性要照顧家庭、生兒育女很辛苦,而且在當時男性社會、女性也不太可能去參與政治。

名將惺惺相惜

  至於在《火鳳燎原》中陳某也有敵對陣營名將惺惺相惜的描寫,例如張飛與張遼等,陳某說,他覺得不同陣營的武將彼此間不一定就是仇恨,大家應該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就像個人和競爭對手是處於一種敬佩的心去看對方,會比較冷靜,而且如果沒有敵視的眼光,看人看事情也會比較客觀,所以他就是把這種感覺放到武將心態中,「只有厲害的人知道我跟他的對戰只是上面的意思」,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如果做同一行,大家也許會一起說一說做這一行的想法」,這是一種奇妙交流的感覺。
  • 火鳳燎原熱藏版

  但在故事中也常出現原本信任的人突然叛變、反而造成局勢逆轉的情況,讓人有無法信任身邊的人的感覺。陳某說,「古代真的是這樣,間諜真的多的不得了。」加上是團體關係,每個人有其利益,會為了自己利益去工作,而在下位的想要往上爬、得幹一些大事才可以,「像呂布就最直接、砍下人頭往上爬」。不過,所幸三國中,魏蜀吳陣營仍有些骨幹成員,這些成員彼此是互相信任的。

  其實,陳某在畫《火鳳燎原》的過程中,會覺得人性很複雜,尤其他自己年紀越大就覺得人性越複雜,好像越來越無法理解很多東西。他說,問題只有越來越多,「智慧增長沒有辦法解決你的理解,智慧增加只有增加你的問題」,而人生就是如此,所以就看每個人的看法如何。

水鏡八奇中的第八奇可能是...?

  《火鳳燎原》另一個常引發粉絲討論的就是水鏡先生所培訓的軍師集團水鏡八奇,旗下有八名弟子、各個都是傑出的軍師,包括袁方、荀彧、賈詡、郭嘉、周瑜、龐統與諸葛亮等七奇已經現身,而「八奇到底誰最強」與「第八奇到底是誰」這個話題至今仍吸引讀者不斷討論。陳某說,八奇中並沒有一個最強的人,每個人行軍用兵都有擅長之處,像打水仗沒有人可以勝過周瑜,諸葛亮內政又非常強,八奇中這次某個人勝利也許下次就失利,「其實人就是這樣,太完美的人是不可能的」。
  • 陳某老師說水鏡八奇沒有誰最強

  至於第八奇到底是誰?陳某說,其實自己心中已經決定了一兩個人選,但還沒有必要放出來,他會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出來。說不定「第八奇並不是很厲害,而只是個很普通的人物也說不定」。在他的想法中,不一定一奇勝一奇,第八奇時間到了就會出來,只是一定不是現在(笑)。

  陳某說,他刻意不說出來第八奇是誰,主要是想要觀察讀者的想法,好像很多讀者覺得第八奇就是一統天下的人,但陳某想看看到後來讀者這樣的觀念會不會改變,會不會有人認為第八奇只是個平凡人。陳某談到為何會設計水鏡八奇,是因為覺得世間是有一些人比較幸運,因為他們受到好的教育,但天下中一定有很多比他們還要聰明的人,只是後者沒有這樣的機遇與環境去受到好的教育,所以聰明固然是好,但不見得就是最厲害的人。

  對於陳某在《火鳳燎原》中是否有個人最喜歡的角色,他說,以前可能會有最喜歡的角色,但畫越多、看越多歷史書加以研究,就會對每個人物的敬佩越來越多。「其實我常心想,如果我身在那個時代,也沒有辦法做到他們能做到的事情」,而只是個「讀書人在背後亂吹一通(笑)」。

  至於談到他捨不得的角色之一是孫策,孫策死的那一回、陳某畫的很滿意,雖然很捨不得孫策必須要死亡,但歷史就是如此,陳某覺得自己在這段劇情完成的很好很好。另外像呂布、小孟之死也令他有不捨的感覺,小孟當時被發現是宦官身分而被眾人殺死,陳某說,小孟那樣的結局設計是劇情的需要,當下也凸顯曹操結束了他是宦官之後代的過去(曹操養祖父是宦官),有些隱喻的意涵在裡面。

  • 陳某老師與現場親手畫的燎原火

火鳳結局會如何?

  當被問到《火鳳燎原》第一回司馬懿所做的夢就會是漫畫結局?陳某表示,漫畫會朝此方向進行,其實「就是死亡而已」。司馬懿所做的那個夢就是心理學是內心慾望的反應,不一定是人想要的東西,但這樣呈現的是人心會朝另一個方式去看(慾望)。因此,在漫畫最終是這種結局,但不會是第一回那樣的畫面,這很有想像空間,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會看得到」。

對《火鳳燎原》改編成外傳小說、遊戲等想法

  隨著《火鳳燎原》受到讀者歡迎,這部作品也衍生出像是火鳳燎原外傳小說、線上遊戲或是手機遊戲等。其中,由王貽興執筆的「火鳳燎原外傳小說」以漫畫角色包括張飛、呂布、殘兵、袁方等為主題分冊,演繹這些人物的故事,由於詮釋方式有時與陳某不同、也引發讀者討論。陳某說,他就是刻意希望外傳小說呈現出另一種觀點,不見得要跟自己的想法重複再來一遍。他認為王貽興是非常有才華的人,相當擅長描述人物的內心,應該要用王貽興的看法去看一次火鳳的角色。
  • 火鳳燎原外傳小說

  • 外傳小說作者王貽興(左)與陳某合影

  《火鳳燎原》當初改編成線上遊戲與手機遊戲時,一開始是遊戲廠商 GAMEONE(智傲)對陳某提出想要改編成遊戲的想法,那時陳某聽到 GAMEONE 老闆施仁毅很喜歡《火鳳燎原》,員工中也有很多他的讀者,所以當 GAMEONE 提出後,陳某就很快答應了。

  • 曾為了火鳳燎原改編線上遊戲來台

  對於被問到是否擔心改編成遊戲會失去漫畫原味,陳某說,自己玩遊戲已經很久、深切明白線上遊戲的形式,GAMEONE 在研發這款作品時已經將他漫畫大部分的劇情放進去,「玩的時候看到我的對白完全在裡面,那是很難得的」,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認真的製作,玩了之後感覺不錯。對於遊戲以 2D 形式來呈現,他很滿意,他不喜歡用 3D 方式去做火鳳的遊戲,他比較偏好 2D 的風格呈現,這樣玩的時候會比較讓人投入,看到《火鳳燎原》的人物以純 2D 出現在螢幕上時,他內心很感動,若是 3D 的話會變成怪怪的、全部都變成俊男美女人物、看起來會都類似,而採用 2D 形式結合他的畫,呈現出來反而人物辨識度會很清楚。

  陳某說,在遊戲研發過程中,他本身對遊戲的製作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偶爾只有對裡面角色提出要如何修改,因為像漫畫後來有出熱藏版、有的人物名有加上去,不過,研發團隊都很熟悉《火鳳燎原》,所以彼此溝通過程很順利,整個合作過程有種家庭式的感覺。
  • 陳某老師跟九把刀老師是不是長得有點像?

  為了提供《火鳳燎原》遊戲素材,陳某從三年前開始畫大量的火鳳人物畫,至今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個。陳某說,他有空就拼命畫,「一百五十個真的很恐怖」,而目前還有五十個角色要畫。

整個過程中,陳某會先畫黑白的完整角色圖給遊戲研發團隊,然後遊戲團隊送回來後給陳某後,陳某再修改到自己要求的程度,在 GAMEONE 研發團隊的幫忙下,他可以稍微輕鬆地去完成這龐大的工作。

  他覺得,看到筆下角色出現在遊戲中,雖然這些對白他都知道,就好像看一本看過的書,不過書上人物能夠跟讀者活生生地開始互動,感覺很好。

  即將上市的《火鳳燎原》手機遊戲的部份陳某也已經先接觸過。他說,未來上班時他也可以趁空閒來玩一下,這樣「照顧到我的需要(笑)」。
  • 火鳳燎原改編成手機遊戲

  至於之前曾經傳出《火鳳燎原》可能將改編成電影一事,陳某表示,其實一直有幾家來洽談這件事,但是因為火鳳場面太大、且故事很久,目前尚未談定、都還在企劃之中,想要拍成電影要有劇本與投資者等,是個很繁複的工作,一切都還是在討論之中。被問到司馬懿或是燎原火如果要拍成電影,是否有理想人選來扮演時,陳某說,他本身沒有想法,是誰他沒有關係,只是對電影最低的要求就是不要拍成像那種人飛來飛去的影片,要忠於三國的感覺。

對想要投入漫畫行列者的建議

  當被問到對於想要從事漫畫行業的新鮮人有何建議,陳某說,他以前也許會說要多看書、多看漫畫,但其實他現在覺得只要喜歡就可以放手試一試,趁年輕闖蕩漫畫之路,闖個兩三年會得到明確的意向,到底是適合或是不適合。有興趣的人趁年輕可以試一試,即使失敗了也可能是好事。因為有時想成為漫畫家的人心中擁有一種驕傲,心中想「我是很好的漫畫家,只是沒有人欣賞」,但是這社會是現實的,大家應該出來嘗試一下,失敗了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成功了就證明自己是對的,覺得如果可以就盡量嘗試、不用理會別人,「喜歡畫漫畫的人不會聽人家勸,我自己也是一樣(笑)」。

  陳某一直以來就非常欣賞漫畫家鄭問與馬榮成前輩,陳某認為他們帶給自己的震撼相當大,不管是在編劇、畫技上都讓他相當佩服。陳某說,他那時會喜歡畫人物、欣賞人物畫技,那時就是看著他們、知道如何去做,陳某一開始走寫實派的畫風時,找到心目中想達到的目標就是他們兩人。現在陳某在畫的時候,也會想像前輩在畫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也想著要讓讀者很感動呢?會不會有時也會畫到有點疲累呢?」

  陳某說,新一代漫畫家中,他則很佩服《密殺戰群》的馮展鵬,但馮展鵬現在已經沒有做漫畫,而是做動畫。他至今沒有看過比馮展鵬天份更高的人,可以說是一個「神人」,個人覺得馮展鵬技巧非常的強。

  談到這裡,陳某說,其實自己最近看漫畫的數量變少了。因為做了漫畫之後,看漫畫時變成在看別人的畫技、有種在看別人的工作,反而變得沒有辦法投入劇情,這樣造成個人一種煩惱,自己覺得變成這樣有點可惜,他以前看漫畫是非常有樂趣,但現在卻變成了看別人工作。

  「漫畫對我而言,現在可以說是電視電影以外另一個講故事的頻道,這不單只是一本書,而是一種視覺的傳達」陳某說,而他也很謝謝粉絲的一路支持,「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下去!」

  • 親切的陳某老師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n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